弁言:11月以來,隨著內外部風險逐步緩和,市場正迎來一波由權重股、價值股引領下的修復。而回首歷史,2012年底市場同樣泛起過一波指數躁動。本篇陳訴系統性復盤2012年底的指數躁動的緣故原由、歷程及后續演繹,以期為當前市場提供借鑒。
陳訴正文
一、2012年底指數躁動復盤
2012年底,A股市場走出一波權重股、價值股引領、巨細盤共振的指數躁動。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2月6日合計44個生意業務日內,上證綜指大漲24.2%。結構上,銀行、券商、煤炭、建材、機械等低估值權重股領漲市場。
整體來看,這一波指數躁動背后,是前期經濟壓力下政策連續放松的累積效果釋放,同時2012年底經濟逐步完成“軟著陸”并進入“L型”探底,企業盈利企穩回升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。
1.1、政策寬松是2012年底指數躁動的焦點驅動
寬松的政策情況是2012年底指數躁動的焦點驅動,動員市場風險偏好系統性修復。從2010年最先,隨著“四萬億企圖”刺激效果的逐漸消退,我國經濟增速最先快速放緩。為應對經濟下行,疊加2011年10月份以后歐債危急伸張,以及價錢漲幅逐步回落等形勢轉變,從2011年四序度最先,央行政策便逐漸微調,暫?腥昶谘肫,并一連通過逆回購、央票到期等方式提供流動性。一年期央票刊行利率也適當下調。2011年11月30日又宣布于1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。
至2011年12月,政治局集會政策基調,由此前的“治理通脹預期、調整經濟結構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生長”,進一步轉為“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生長、調整經濟結構和治理通脹預期三者關系”,將經濟增加放到更焦點的位置。今后2012年4月-5月國常會又一連要求“擴內需”、“留心增加放在更主要的位置”。由此,2012年頭最先,政府發力基建托舉經濟。央行也于2012年2月與5月一連兩次降準,6月與7月一連兩次降息,釋放富足流動性。
與此同時,地產政策方面,在2011年底部門都會率先放松調控后,2012年上半年也終于迎來周全放松調控。 2011年10月,南京住房公積金小我私家貸款額度率先從最高20萬元恢復上調至30萬元。2012年2月,央行在金融市場事情座談會上要求“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通俗商品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,知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”,中央對地產調控表述放松,2012年3月政府事情陳訴提出“促進商品房供應增添”。隨著中央對放松地產管控,南京、上海、北京、蘇州等多個都會紛紛放松需求端調控。
1.2、對經濟、盈利的灰心預期顯著修復,進一步奠基行情基礎
2012年底經濟今后前的快速回落進入到“L型”探底階段,企業盈利逐步企穩,市場對于經濟、盈利的灰心預期顯著修復,進一步奠基指數躁動基礎。隨著寬松政策的效果逐步展現,房價環比從2011年12月最先重回上行通道,地產需求也從2012年頭最先觸底回升。2012年6月,社融最先趨勢性回升。直至2012年三季度,經濟基本見底完成“軟著陸”,并進入到“L”形探底階段,企業盈利也最先企穩回升。其中, 2012年底2013年頭,M1、M2、社融增速更大幅抬升,PMI重回擴張區間,經濟、金融數據超預期成為這一波指數躁動的有力支持。